2)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功告成_分解系统从废品站炼金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全无法知道往里面扔多少东西才能把它填满,所以世界各国其实都没有投入太多资源在这项技术上面,因为它的收益率完全估算不出来。

  但这次不一样了,有了程旭的加入,相当于把这项技术的研究加上了一个进度条,同时在他的帮助下,这个进度条还跑的飞快。

  可以说,就算这次的实验最终没有成功,程旭也完全当得上一声“核聚变之父”的尊称。

 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,设备终于启动。

  就连国家的大领导这次也在京城观看着现场实时传输过来的影像。

  这次的可控核聚变如果成功了的话,所带来的收益是远远大于上次的新型硫硅电池的。

  电池技术虽然先进,但实现的技术突破并不多,更多的是在于运用到了很多以前并没有想到的方案。

  而且这个东西,既然要投入商用,那必然是无法很好的保密的。

  在有一个现成的产品的研究下,那些发达国家只要肯愿意投入人力物力,用不了几年也可以搞出来,到时候也就只能靠建立专利壁垒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了。

  在明面上,别人确实不会用你的技术生产产品,但私底下,一定是很快就投入使用了,所以这项技术虽然为国家挣到了足够多的利益,但终究也只是一时的。

  但可控核聚变就不一样了,如果那些发达国家也想着去研究,那等着他们的,绝对是一个大坑。

  可控核聚变所涉及到的技术难题和技术突破,可不是一个新型电池能够比拟的。

  他们的技术团队估算过,如果没有程旭的带领的话,就算把核聚变反应设施交给他们研究,动用举国之力,花费十年时间都大概率出不了成果。

  以它的精密和复杂程度,就算其中有一项没有达到要求,最后的结果也一样是失败的。

  所以那些高层领导,倒是巴不得那些发达国家跟风去研究。

  等到大量投入之后,他们才会发现,什么叫沉没成本,到时候想抽身出来都不一定能下得了这个决心了。

  设备启动的这几分钟,犹如过去了几年那样漫长,随着代表正常运行的绿灯亮起,在场的所有人,才终于抛去心中的所有杂念,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反应炉上面来。

  程旭也有条不紊地盯着各项数据的变化,一边听着其他几位工程师的汇报。

  这次完整体的设备启动,各项数据可不是他一个人就看得过来的。

  “程工,温度上升稳定,另外,反应炉外围的问题已经接近临界点,但上升速度已经放缓了。”

  “程工,我这边监视的等离子体磁场波动都在正常范围内。”

  “好,再等三分钟后,汇报情况。”

  此时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紧张,生怕运行中出现什么状况。

  三分钟过去了。

  五分钟过去了。

  就连远在京城的那位也忍不住握紧了拳头。

  “成了!”

  这个牵动了无数人心脏的项目,在此刻,终于正式宣告了它的成功。

  不过这也意味着,有更多人需要忙起来了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a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