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九十七章 文章登上顶级期刊_分解系统从废品站炼金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这次过来的场面又和上次不太一样了,参加会议的人比上次在教育局要多上不少。

  不过程旭前面考察接触到的几个熟面孔也都在,他也稍微放轻松了一些。

  进入会议前,李恒云已经把大概的流程都已经告诉了他一边,总之,程旭需要做的就是介绍自己技术的先进性,以及一些展望和诉求之类的。

  幸好来开会前的几个小时,程旭也大概准备了一番,介绍自己设备的技术,最好用的当然就是直接摆数据。

  会议上这么多人,能够听得懂这些专业知识的能有几个?只需要用最通俗的话语,表达最直接的效果就可以了。

  会议结束,程旭也差不多明白了,这次其实也就是为了组织大家来一起了解讨论一下这个项目,全程大家的准备都非常充足,看得出来都是做过功课的。

  最终签订的合约依然是程旭按照1元每斤的价格收购整个三林县的废弃一次性干电池,并且会将这部分收益用于全县的环保事业当中去。

  作为对程旭这项技术的扶持,他也将获得一系列地减免税款和低息贷款等优惠。

  总体来说,大家也都还是相当满意,达成了双赢。

  这两天开始,又有大量的废电池运送到了处理厂,他们的设备也终于开始满负荷运转了,不过经过程旭的估算,按长期来看,整个县废电池的产生速度依然无法填满这一台设备的生产力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与市里面合作的事情,并不用他自己去打交道了,县里面已经将此次合作上报到了市里面,或许过段时间就能有消息了。

  这几天,国内的材料领域也算是出了个不算新闻的新闻,云天集团研发新材料的论文,发表在了science杂志上面。

  如果说前段时间,大家对这个新材料还有些不置可否,毕竟这东西也只是他们公司的一家之言,或许在小范围内得到了印证,但大多数人还是将信将疑的。

  在宣传这一块,人们吃亏上当的次数简直太多了,但这次就不一样了,这项新材料技术刊登在了science上,也就意味着前面的那些消息都得到了肯定。

  同时也让一些并不是很了解这个新材料含金量的人们真切意识到了,这并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弄出来的东西。

  “诶,你听说了吗?我们材料领域又有一篇文章上CNS了。”

  “牛啊!是清大发的吗?我听说全国一年能发在CNS上面的文章也就一百来篇。”

  “不是,好像是一家企业的技术团队发表的。”

  “你认真的?什么时候私企能够有这样的科研能力了?”

  “骗你干嘛,你自己看新闻。”

  宜峡大学自习室里,两位学霸正讨论着今天看到的新闻,略微兴奋的声音很快引来了其它人的注意。

  “不是,不就是发了篇文章嘛,有什么可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a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