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40章 北庭之名传天下_一人一剑,我镇守孤城七十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这一波人打发走以后,来安西的探子就少了许多。

  因为北庭军和宋云的大名,很快就传遍天下,进入各国君臣的耳中。

  “啧啧,北庭府兵,守城五十载,死战秦军不退,只剩最后一人……李庸有这般强军却不懂得珍惜,难怪收拾不了那帮节度使。”

  “本王要是有北庭军这样的麾下,何愁大梁不兴?秦人又怎敢三番五次地犯边?”

  “你们这些带兵的,好好学学人家,别再带出一群**来了……”

  一时间,各国君主都在感慨北庭军的壮烈事迹,拿来鞭策自家的将士。

  至于宋云,名声隐藏在北庭军之中,却没那么引人注目。

  “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先天武师?也算天才了,不过这样的天才本国也有几个,他不愿意来,那是他的损失,咱们还是培养好自己的人。”

  回去复命的探子见上级没把宋云放在心上,劝说无果,只得暗暗苦笑。

  有些事情眼见为实,只有去过安西的人,才能感受到那个白衣青年的不凡之处。

  不是年龄和境界就能衡量清楚的。

  这些探子没什么话语权,上报之后,也就只能默默叹惜了。

  一个前途无量的天才,却即将死在大漠孤城之中,不然几十年后世间可能又要多出一个武圣。

  纷争乱世,这种令人叹惋的事情不在少数,渐渐的探子们也就将其抛诸脑后,去忙新的任务了。

  至于唐国朝廷,听到这个消息后,很多人的心情变得格外复杂。

  朝堂之上,身材微胖的唐肃王李庸高居宝座,听下属汇报安西一战的情报。

  李庸原本还笑呵呵的,听着听着,脸色慢慢阴沉如水。

  下面有很多年轻臣子,尤其是武官,对北庭军的事迹大感钦佩。

  众人震撼之余,嚷嚷着要请唐王追封,要迎烈士遗躯回国。

  年长些的臣子,却垂手沉默不语,一直没有动静。

  渐渐的,年轻官员们也察觉到了不对劲,瞥了眼面色不善的唐肃王,终于闭上了嘴。

  等朝堂安静下来,向来性格温和的唐肃王李庸,罕见地发起了脾气:

  “哼,本王执政三十载,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培养军队,结果一个个表现还不如那帮老头,你们好意思吗?”

  一众武官连忙跪下行礼:“臣等无能,有负王上重托。”

  李庸在王座上大发雷霆,好一阵子后才宣泄了心中怒火,平静下来,淡淡道:

  “行了,此事便算过去了,无需再议。秦国虽败,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再度起兵,传旨给西北三道的节度使,大敌当前,让他们齐心协力,备战待敌。”

  “诺。”

  李庸点了点头,这时却又有个武官提醒道:“陛下,那些战死的北庭府兵……”

  李庸好不容易转晴的脸色,立刻又阴沉下来,狠狠瞪着武官道:

  “什么北庭府兵,北庭的番号几十年前就已经撤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a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